25年翱翔蓝天,22000多小时总飞行时间,他用每一次飞行书写认真,认真是坚持,认真是力量,认真是奋斗,认真更是奉献。他就是南航北方分公司飞行部副经理、A320机型机长教员、飞行检查员董景明,曾获颁民航局银质安全飞行奖章、辽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今日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精研飞行技术,以敬畏之心守护蓝天生命线   飞行无小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董景明常挂在嘴边的话。25年安全飞行零差错的纪录背后,是他对规章、对手册的绝对敬畏与对技术的极致追求。   2017年,董景明赴德国执行南航首批空客A320NEO接机任务。试飞中,面对新型发动机,他敏锐察觉发动机存在细微异常,凭借多年经验判断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面对价值4亿元的飞机,国家财产,他坚决拒绝接收。之后通过检查确认发动机确实存在问题,他带领团队与空客技术团队展开半月谈判,最终推动问题解决。这一事件也是用专业守护国家财产的经典案例。   在日常飞行中,他始终践行手册飞行员准则:飞行前准备落实每一个威胁的精细管理;飞行中严格执行每一个程序、动作;飞行后回顾雕琢每一个技术细节。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严谨,当年他成为分公司最年轻的机长。在机长生涯中,他也多次承担新机场首飞、要客保障等重大任务。   做好传帮带,以师者匠心培育飞行生力军   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既要飞得稳,更要带得好。作为飞行教员和飞行检查员,董景明将技术传承视为使命。他常说飞行员的成长分为三个层面:术、道、魂。术即是飞行的技术;道是飞行的理念、理解;魂是正确的飞行价值观。而他在教学中,正是以这三个方面来培养、引导飞行员去成长。许多飞行员都愿意与董景明飞航班,尤其是面临升级机长等关键阶段的飞行员。飞行部也会把一些有特点的飞行学员交给董景明带飞,进行更精准的因材施教。   飞行员石磊至今记得转机长航线考核前的那次讲评:董教员指出我程序执行虽规范,但缺乏对安全逻辑的深层理解。他举例说,紧急情况下程序的轻重缓急排序,本质是对风险优先级的动态判断。这番话让石磊豁然开朗,如今已成为独当一面的机长。   董景明的带教哲学源于父亲同为飞行员的父亲曾告诫他:教徒弟要像教自己孩子,既严苛又包容。他定期组织飞行沙龙,分享特情处置经验;他带头录制《复杂天气飞行要点》视频课程,累计培训学员超千人次。这些年,数十名副驾驶在他的带飞和培养下成长为机长,而且很多人也已成为师父、教员,成为南航机长中的技术骨干和带飞中坚,成为飞行队伍的中流砥柱。   创新管理体系,以科学思维驱动训练新质效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董景明敏锐意识到传统训练模式的局限。针对新机型、新理念迭代加速的挑战,他推动建立项目+人才培养机制。2023年,他牵头推进训练体系项目制,整合理论培训、模拟器训练、航线带飞和前置训练等各类训练环节、训练资源,推进全新的航线教员带飞激励机制和量化评估维度,大大提升了训练质量和训练进度。他积极思考,用系统思维完善优化飞行部训练体系建设,绘制了飞行训练系列导图,比如飞行员成长导图培训模式导图等,从架构、目标等维度规划出训练发展提升之路。同时他也着力于系统细节的落实落地,比如深度开发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实现飞行部训练管理流程全部实时可视化呈现,并实时追踪学员进度,实现一人一策精准培养,训练管理效能显著提升。2024年在南航飞行系统训练考核跃居全公司第二。他参与指导的《飞行训练流程管理和过程控制》项目获评分公司项目A级评价。   从青涩学员到全国劳模,董景明用25年诠释了工匠精神的三重境界:技术上追求极致的匠、传承中甘为人梯的师、创新中敢为人先的拓荒者。正如他常说的:飞行员的荣耀不在云端,而在每一次安全起降的瞬间。在建设民航强国的征程上,这位有技术、有理念、有灵魂的飞行家,正以赤子之心书写着新时代的蓝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