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主汛期雨量偏多、极端性强、高温并存,北京市多次发生强降雨,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大兴机场约有30次雷雨天气。 在7月下旬开始的防汛关键阶段,大兴机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构建起高效协同的防汛管理体系,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确保机场安全运行、圆满度汛的硬举措。 夯实防汛保障基础 助力运行平稳顺畅 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环境,大兴机场持续完善防汛应急预案,重点聚焦职责清晰落位、明确响应动作、调度文实相符等方面,提升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023年底,大兴机场结合民航设计总院提供的优化建议,推进实施了7+1防汛提升项目,全面提升了防汛保障能力。上汛前,组建了400余人的抢险队伍,备齐泵车、沙袋等抢险物资,维护检修全场电、泵等重点设备设施,并联合12家防汛保障单位完成37次培训演练。 5月19日,大兴机场组织召开防汛启动会,全面部署防汛重点任务,组织各防汛保障单位对重点点位进行防汛检查,协调各相关单位做好联动工作。 大兴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守牢电力设施、泵站设备、水渠管网的生命线,加强关键设备设施的巡检维护和预防性试验,时刻关注完好率、可用率、通畅率,确保蓄得住、排得出、流得畅。 升级防汛监控系统 优化防汛指挥机制 大兴机场防汛监控系统历经2024年建设和2025年升级,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管控,可以对泵站状态、蓄水池、重点湖渠以及防汛重点点位实现液位监测、视频监控等措施,为防汛指挥协调和应急处置提供有效可视化的决策依据,助力发挥调蓄排涝能力。 依托防汛监控系统,大兴机场进一步细化防汛处置预案,建立汛前准备汛中保障汛后总结防控体系。在防汛预警时,我们会通过系统计量和监控,第一时间排空场区内调蓄池、兴旺湖、明渠等蓄水设施,以此增加机场应对强降水的储水能力。大兴机场防汛工作负责人介绍。 在防汛处置中,大兴机场结合防汛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调蓄池的液位、排水泵的启停状态、明渠及关键闸口的流量和重点地区的积水等情况,实时评估防汛风险,为防汛指挥部的决策提供有效助力。 每次降雨结束后,大兴机场第一时间组织复盘总结,对防汛保障过程中的预案实施、信息传递及系统的优化提升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落实。 强化政府协调联动 确保应急响应迅速 今年汛期,大兴机场进一步强化防汛指挥体系,加强与大兴区应急局、大兴区机场办的协调联动,结合汛情预警等级,及时启动防汛指挥机制。依托防汛监控系统及时研判,科学调度,持续提升防汛指挥部的决策效率。 大兴机场运行中心(AOC)与区机场办建立专项联动机制,实时共享天气预警、上游洪峰过境时间节点等关键防汛保障信息。依托高效的信息共享,AOC及时发布提前外排指令,保障机场蓄排空间充足。 此外,大兴机场持续完善旅客应急转运机制,针对特殊天气等极端情况,提前协调储备应急运力,与市交通部门建立旅客紧急疏运联动机制,确保旅客能够安全、有序、快速转运安置。 大兴机场持续深化大兴机场运管委及京津冀区域运协委协同会商机制,在特殊天气下会同航司提前开展航班计划动态调整,强化与空管、航司、地服及各驻场单位的协同联动,提升降雨天气下的保障和服务品质,护航旅客平安顺畅出行。 大兴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兴机场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折不扣执行好各项防汛措施,贯彻落实不积水、不倒灌、不停航的工作要求,确保机场安全平稳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