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之下,为进一步服务福建省“丝路飞翔”工程建设,泉州晋江机场以实际行动融入“世遗之城、国潮之城、奋斗之城、烟火之城”建设浪潮,在机场候机区打造“海丝会客厅”项目,开放13个登机口让全市13个县(市、区)冠名,打造国潮焕新优品展销新场景,让客流与时间流汇聚的候机空间,成为泉州国潮优品展销新平台。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不仅是机场硬件设施的一次升级,更是传播海丝文化、讲好泉州故事的有益探索,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各地特色产业优势,让每一位过往旅客都能一站式、近距离感受世遗泉州的产业实力与文化魅力。
软硬升级
打造舒适人文空间
如果你近期踏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便能直观感受到这里发生的显著变化。
安检过后,新增的两个登机口映入眼帘,原本冰冷的铁座椅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依照人体工学设计、配备插电装置的高级软沙发,舒适度甚至超越部分贵宾室。机场的地板也完成了升级,铺设了防滑材料,进一步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
每个安检口旁还贴心设置了办公区和休闲区,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在这里,白领能够安心办公,小朋友可以认真做作业,年轻人也能惬意观看电影,让人仿佛置身家中,尽享自在与松弛,完美诠释了“海丝会客厅”的定位,确保每日两三万的旅客都能在此获得宾至如归的体验。
据了解,项目整体改造面积超万平方米,共规划旅客座位2800个、商业展区13处共320平方米、网红打卡点2处共40平方米、并预留一处面积约10平方米快闪店,将传统候机座椅升级为沙发卡座和艺术家具,配备私密空间,提供多元化体验。
产城联动
一站式领略泉州风情
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的展示功能也得到全面释放。每个登机口都设有一个总展示柜,让泉州的13个县(市、区)冠名,成为当地独属的产城人文展示窗口。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党委副书记许党恩介绍说,该项目去年底启动,目前改造工程已完成大半,预计五月底,13个登机口将全部改造完成。当前正全面推进与各地商务等部门的合作工作,期待让13个登机口的展示柜尽快“满仓”。未来,这里不仅有舒适的座椅、格调高雅的图书馆,每个登机口还将安排专人泡茶迎客,并设置四面灯箱用于宣传各地人文景色。
通过精心布局,泉州各县(市、区)特色展馆将串联成链,让旅客及返乡游子在候机间隙,能一站式领略泉州作为“国潮之都”的丰富优品与各地独特的风貌景点。“每个展位都将与各县(市、区)产城人文紧密联动,深入挖掘机场这一人流汇聚地的展销特性,使其成为永不落幕且极具人情味的展销中心。”许党恩说。
另据了解,本次改造还特别设置了两个打卡点,一个以“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为主题,运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泉州作为世界遗产城市的往昔辉煌;另一个则聚焦“当代中国·国潮泉州”,展现泉州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风貌。从宋元到当今,从海上到空中,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的“海丝会客厅”正全面实现“三融三创”(即东方之美与世界之美融通创新,世遗文化与现代美学融通创新,民航优势与地方特色融通创新)。该项目也是泉州商贸领域的创新之举,是我市服务国家战略、展示地方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让世界得以透过这座“空中门户”,认识一个更加立体、多元、迷人的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