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万疆 逯夏 段然 刘亮)7月3日凌晨起,太原机场出现降雨天气,累计降水量高达79.6毫米,达到暴雨量级。面对严峻复杂的天气挑战,山西空管分局迅速响应、科学部署、精准施策、协同作战,圆满完成了此次强降雨保障任务。
信息传递跑在雨前
此次降雨过程于3日0时开始,5时至8时发展为伴有雷暴的中到大雨强降水,9时25分主体降水基本结束。天气来临前,分局气象台提前与太原机场运管委开展联合会商,加密天气信息发布频次,并通过现场讲解、电话沟通、信息推送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和实况变化传递给管制、机场等运行保障部门。
本次降水期间,气象台共通报复杂天气实况信息122次,发布机场警报13条、观测特殊天气报告12份、降水趋势预报4条,为分局应对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气象支撑。
管制调配从容有序
降水期间,分局领导深入一线运行现场统筹决策,管制部门根据气象预警,迅速启动复杂天气保障预案,统筹航班流量管理,预先规划备用航线,合理调整绕飞路径,通过更换起降跑道最大程度减少强降水、雷暴对航班运行的影响。
2日晚间,管制部门保障北京首都、大兴机场两场9架次航班备降太原机场,面对机场晚高峰与周边雷雨绕飞的双重压力,管制部门还接到了MF8168航班因乘客突发高血压需紧急备降太原的请求,迅速制定“小半径回旋”预案优化路径,果断调整进港次序、指挥2架空中飞机避让,保障该航班提前10分钟降落太原机场,为患者抢到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管制部门已建立长效模拟机训练机制,持续组织管制员针对雷雨绕飞指挥、航班备降处置等复杂场景进行强化训练。
协同保障筑牢基石
设备保障部门提前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室外天线、避雷设施等空管核心设备进行了检查维护,强降雨期间对机房电磁环境、消防设施、台站远程监控、窗户密封性以及防汛重点区域、易涝点渗漏情况等关键环节进行了逐一排查和加固。降水结束后,技术保障人员赶赴飞行隔离区内的甚高频全向信标(VOR)台站,涉水排查设备线路、疏通排水管道,避免积水影响导航设备安全运行。
面对分局建筑渗水、排水管堵塞等隐患,后勤服务中心冒雨对航管楼、塔台进行排查,维修人员克服湿滑困难,紧急封堵漏点、疏通管道,连续奋战数小时,成功排除10余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