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超)随着暑运的结束,航班量开始逐渐下降,同时雷雨天气也开始减少。但是,人员疲劳和松懈风险也开始累积,输入性风险不可小觑。通过分析其他单位发生的不正常保障事件,山西空管分局进近管制室火箭班组根据科室的安排和要求,利用班组会的时间,针对使用双间隔防控输入性风险以及标准通话运用进行了讨论。
一、管制员的自我要求
持话筒管制员的工作能力和作风直接影响到各项规定的落实和岗位人员的密切配合程度。持话筒管制员在指挥过程中对于标准通话和双间隔的运用、空中动态的监控等都发挥着风险防控第一关卡的作用,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更好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其他人提出异议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从而大大降低发生错误的概率。
二、监控协调的投入程度
无论是见习管制员还是放单管制员,许多人都会下意识认为,监控席工作轻松,不用思考太多关于调配的问题,更多时候是为了满足双岗制的运行要求。其实,在我看来恰恰相反,监控席管制员既要有强大的个人调配技巧,又要具备与人沟通的技巧。往往在大流量来临之前,带班主任或监控席往往需要配合管制席进行飞行预调配,这就对监控席的判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在工作过程中,监控协调管制员还要在管制席管制员的调配思路不出现大偏差的情况下,跟着管制席思路进行高度确认和监控,唯有两人思路一致,才能避免监控过程中出现走神的情况。
三、带班主任的正确引导
作为带班主任,既要在工作中要发挥表率作用,又处理班组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监控席存在松懈麻痹,这时带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就要有意识地向监控方面倾斜,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几乎所有管制员都对席位运行直接相关的规章非常熟悉,有时可能是个人习惯,有时可能是出现了松懈导致违章出现,此时,带班主任就要根据违章的危害程度,选择现场提示还是班组会进行重点分析,避免出现违章发现不纠正从而影响整个班组工作作风的问题出现,也只有这样的方法,才能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让班组内部形成一种严守规章的良好氛围。
当然,管制工作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更需要集体的默契配合,经常性地分析讨论其实也是一个管制员剖析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只有不断研究探索,才能实现更长久的安全运行。